首页 新闻中心 镇江新闻 镇江新闻 - 社会

地产桃应季而动“抢占”鲜味市场

品种“由繁就简” 品质“丝毫不减”

2025-07-01 07:59

近日,我市地产鲜桃纷纷上市,浓郁的香味、甘甜的滋味,让众多拥趸一饱口福。记者走访多家鲜桃生产基地发现,不少农户在品种上做“减法”,在品质上做“加法”,让这一季的鲜桃质优味佳。

从过多到精选

品种简化带来销售畅

红色、黄色,圆形、扁形,6月24日,在句容市秀林家庭农场的果品装箱处,各色鲜桃组成“样品展示”矩阵,以便前来选购鲜桃的消费者更好挑选。

在装箱处的墙面上,清晰地标注着“今日桃价”。农场负责人杨德亮表示,价格主要根据品种和个头的不同区别定价,价格写在墙上一目了然,方便消费者选择。

记者注意到,今年的样品展示区域,除了往年常见的主栽品种,很少看到“特殊”新品种。杨德亮笑呵呵地说,2024年,他在农场的“最大工作量”,就是精简品种。

“过去我一直认为,品种越多越好,这样消费者选择的余地也大。但经过这些年的‘实操’后,我发现这一观念并不合理。”杨德亮解释道,一方面,不同的桃树品种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,过多的品种无疑增加了农场的生产成本。另一方面,经过近几年消费市场的不断演化,社区团购、大宗采买逐渐成为种植面积较大农场的主销渠道,而品种过多会导致单个品种面积较小,有的甚至只有几棵树,无法对接优质的大宗采买订单。

思路打通,销路自然也更顺畅。经过精准选择、合理布局,杨德亮将消费者反馈较好的品种予以保留并扩大种植面积,将过去2至3亩一个品种改为20亩左右,并借助同品种区域布局的优势,开展更为精细化的管理,确保果品品质。同时,通过不同品种的梯次搭配,农场实现6月1日就有鲜桃少量上市,后续常态化保持6至7个品种同期上市的规格,以满足消费者的选择。

“目前,农场的鲜桃以团购、高端零售和线上快递为主,上市品种包括油桃、黄桃、油蟠桃和水蜜桃等,销售范围覆盖江浙沪、西安、东北等地区。”杨德亮坦言,后期还将有毛蟠桃等品种陆续上市,销售期能持续到8月初。“通过品种结构的调整,果园不仅提高了销售效率,还提升了品牌影响力,未来我将继续坚持这种精品与团购并重的策略,推动产业的良性发展。”

从露天到挂网

鸟嘴夺桃提升良品率

“怎么桃树外都是三角形的钢架?架子外还罩着一层纱网?”在句容市华阳街道福星家庭农场,记者看着眼前一排排“网络密布”的桃林,向负责人任玉保询问其中的原因。

“这是防鸟网,这个季节,桃子成熟,散发出扑鼻的桃香。这对于鸟类来说,就像是引诱剂。去年因为没有装防鸟网,每棵桃树上至少被鸟破坏了四分之一的桃子。”任玉保说,这些鸟只是在每个成熟的桃上啄两下,留下一个洞,但破坏了桃子的卖相,极大影响了产量。

在吸取去年教训的基础上,任玉保在所有露天种植的桃树上都安装了防鸟网,极大减少了损失率,提高了桃树的有效产量。

“今年,受前期干旱影响,刚上市时的桃子例如红玉、金霞油蟠、金陵黄露等品种口感很好,但就是个头不太大,品质十分稳定。”任玉保笑着说,今年的桃子销售价格和去年基本持平,标准版为每盒60元,礼盒装为每盒100元,精品蟠桃为每盒120元。“最近梅雨季节雨水多,桃子的个头逐步恢复正常大小,大果率逐步上升,后期雨水结束重返晴好天气后,相信品质还会更好。”

从品质到品牌

管理融合推动产业旺

镇江桃品种丰富,质量上乘,种植技术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。据统计,截至2024年底,全市桃树种植面积3.13万亩、产量4.89万吨、产值4.75亿元,主要分布在句容的华阳、后白,丹阳的司徒,丹徒的上党和镇江高新区的蒋乔等地。

目前,全市拥有桃品种100多个,以早中熟水蜜桃为主,如湖景蜜露、日川白凤、柳条白凤、拂晓、良姬等,约占全市栽培面积的60%,霞脆、镇桃3号、金霞油蟠、金陵黄露等新品种栽培面积逐年增加,约占全市栽培面积的20%。

除了品种多样,我市还以品牌建设及产业提质增效为抓手,培育了“杏虎村”“华阳福桃”“万山红遍”“尚香敖毅”“嶂山”等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桃品牌。在国家、省组织举办的历届优质水果评比和各类农产品的展示推介活动中,我市桃果屡屡获奖。“华阳蟠桃”被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评为“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”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我市还积极推广果园的宜机化改造,机器代替人工在果树种植方面得到有效应用,大大提高了管理速度和水平,更纾解了乡村劳动力不足的困境。同时,“农机+农艺”的结合成效显著,通过重点推广桃树高光效整形修剪技术、生草覆盖栽培技术、宜机化建园技术、病虫害综合防控、有机肥替代等标准化技术,促进我市桃产业转型升级,桃果质量得到显著提高,推动我市成为全省有机桃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。

“近年来,全市各地持续举办各具特色的桃文化节,如丹阳市杏虎仙桃采摘节、句容华阳福桃文化节、镇江高新区特色农产品嶂山水蜜桃推介等,进一步打响了镇江桃知名度,由桃花观赏、桃果采摘、桃衍生产品的研发带来的地区观光旅游、餐饮、销售等产业产值1亿元左右,有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助力乡村振兴。”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。(记者 周迎 通讯员 茅蓉芳

责任编辑:华筱婷

返回首页
相关新闻
返回顶部